•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赢



  • 重庆尊龙凯时人生就是赢供应链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023-67484209

    一个电话  •  贴心服务

    预制菜火爆背后的危与机

    万州烤鱼、涪陵榨菜 、梁平张鸭子 、城口老腊肉、丰都麻辣鸡块……美食遍及巴山渝水 ,滋味各有千秋 。如今,它们也有了另一个共同的名字——预制菜 。

    7月以来 ,预制菜行业迎来多重利好,继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后 ,国家发改委要求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工信部等多部门将其纳入培育壮大的新经济增长点 。

    新消费带来新市场,从“Z世代”的懒宅经济到单身经济、银发经济乃至健康经济……都在不断拓宽预制菜的消费边界。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预制菜企业新增注册量超1.44万家,达到顶峰 。2021年-2022年增速逐年放缓,现存6.2万家,今年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1640家 。

    千亿预制菜赛道成新风口

    8月6日,记者在素有“巴蜀粮仓”美誉的重庆梁平奇爽食品公司车间看到,包装线上的一盒盒酸辣粉正在进行塑封包装,之后将会通过各种商超进入百姓家中。

    “我们以前主要以生产休闲食品为主,正尝试以预制菜为突破口,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奇爽负责人戴煌昭说,企业陆续推出了40余种预制菜产品,上半年产值近2000万元 。

    目前,市场对于预制菜的外延边界存在分歧,根据测算认为,狭义预制菜约2200亿元规模,其中即烹型调理肉制品规模最大 。

    许多数据都印证着预制菜“真香” 。比如,京东发布的《2023春节假期消费趋势》显示:春节期间 ,以酸菜鱼等为代表的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倍 。

    梁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黄君称,梁平致力于构建“三区五中心九平台”预制菜产业生态,仅用8个月相继建成投用了预制菜展览馆、体验馆、博览馆 、运营中心、电商平台、会展平台、装备供应平台、陆海优品展厅等。通过各类与预制菜相关的大型活动的助力,产业的集群效应已开始显现。

    梁平县委书记钱建超表示:力争到2025年,全县预制菜全产业链实现年产值500亿元以上;到2030年,预制菜全产业链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以上 。

    筑牢产业发展“压舱石”

    走进梁平区云龙镇人民村,成片新建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这是农发行重庆市分行投入信贷资金支持建设的梁平区龙溪河蔬菜公园项目 ,除此项目外 ,该行还向梁平高标准农田、田园综合体以及鱼菜共生AI工厂等项目投入信贷资金5.97亿元。金融活水的接连涌入,进一步筑牢了预制菜产业发展“压舱石” 。

    为抢占预制菜产业风口 ,梁平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快步接轨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推动预制菜产业走出去 ,让都梁食风飘到世界各地。

    农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将紧紧围绕梁平区产业规划,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政策优势,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助力梁平预制菜产业发展,以实际行动助力梁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预制菜产业基地。

    重庆辉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梁平引入的第一批企业。公司董事长高智桥是地道梁平人,看到家乡预制菜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政府的“硬核”保障,一番权衡之后 ,决定将企业研发与生产部门搬到梁平。

    高智桥8月7日告诉记者,在政府的激励下,公司通过传感器技术、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智能烹饪装备、智能视频加工装备、智能无人售卖装备 、无人配送机器人”四大核心产品,拥有百余项专利技术,成为预制菜行业的佼佼者 。

    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当前,贴牌生产是许多新玩家切入预制菜赛道的主要渠道,贴牌生产虽然成本低 、风险低,但是随着涌入预制菜行业的企业骤增,使得同质化跟风严重 ,预制菜行业面临“想不到、开发难”的重要挑战。

    根据辰智专项调研数据 ,预制菜赛道46.1%的企业缺乏专业性人才 ,17.5%的企业产线产能不够 。人才和研发经验的缺乏以及生产技术的更新升级需要时间等难题,都会限制预制菜企业向广向深发展 ,当前预制菜行业面临“做不出,生产难”的挑战。

    “如果说宏观的政策、庞大的产值 ,构成了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的底色,那么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和产品种类,则为预制菜写下最鲜活的注脚。”重庆尊龙凯时人生就是赢集团总经理唐枭桐说 ,预制菜全过程 、可视化的追溯制度 ,让食品安全得以保障;冷冻技术的进步和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为预制菜行稳致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目前中式预制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工业转换。”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预制菜首席研究员张春晖看来 ,这要求工业化对风味形成过程进行解析并还原 ,做得较好的预制菜,品质复原度需要达到80%~90% 。

    有数据指出,目前国内预制菜的渗透率只有10%~15% ,而美国、日本预制菜的渗透率已达60%以上 。钱建超坦言 ,梁平已发布了全国首个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 ,还将在做好预制菜溯源体系建设、全链路守护食品安全、提升营养水平等的前提下 ,积极向社区食堂、校园食堂等扩展 ,带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风口之下,仍需头脑冷静。”重庆工商大学教授莫远明告诉记者,当前预制菜产业还存在着总体规模不大、产业集聚度不显著 、产业链融合度不高等问题,预制菜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最终决定预制菜命运的,还是消费者的“舌尖” 。



  • XML地图